特视风水

问天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 这种胸怀足以让某些国家无地自容

来源:达达搜-兰姐 时间:2022-07-25 09:02 阅读

关于问天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:

问天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

  搭载“问天”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今天下午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后,将与“天和”核心舱进行前向对接,完成“一”字构型。一个大型科学实验室就这样搬到了太空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是长五系列火箭首次执行零窗口发射任务。

  岛内舆论界反响很小。只有《联合报》等少数泛蓝媒体发表了消息或专稿,他们提到,等到10月发射“梦天”实验舱与“天和”核心舱对接之后,将完成中国太空站的在轨建造。

  不过两周前7月10日,台湾媒体对于岛内首枚“类火箭”(混合动力类卫星载具火箭)倒是铺天盖地的宣扬吹嘘,尽管从发射到落海仅2分钟。“自由时报”“三立电视”等称之为“大成功”,甚至还有台媒还引用网民的话称,“相信台湾拥有第一个本土诺贝(尔)科学奖得主的日子也近了。”蔡英文也发文称这是“历史性的一刻”。

  可笑的“大成功”“本土诺贝尔奖”,一枚像“大型冲天炮”的“类火箭”被吹成这样也算是拍案惊奇了。有清醒的台湾网友表示,“再搞一百年也追不上现在的中国大陆。”

  有岛内专家担心,一旦半导体芯片技术被大陆赶上,台湾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。

  中国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,外媒是怎么评价的?

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不久,法新社新闻(AFP)就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,强调“这是中国雄心勃勃太空计划的最新举措”。

  报道称,中国新发射的实验舱将与太空中的现有模块对接,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操作。

  从信息描述来看,法新社对中国接下来的发射计划显然非常了解,特地说明了下一个实验舱将于今年10月份发射。

  纵观全文,法新社的评价还算是比较客观,至少没有挖苦和讽刺,而是从中立的角度对中国的空间计划进行了忠实报道。值得一提的是,文中还对中国空间技术的进步给予了高度评价:

  1,“中国在追赶美国和俄罗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”;

  2,“中国空间站将在一年半内完成建设,这将是空间站历史上最快的(纪录)”。

  其实,这两点评价都有迹可循,背后体现出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优良品质!

  先来看中国的进步。绕地运行的空间站就像一个“太空母港”,在微重力、高真空、超洁净环境等领域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,适合开展各类科学研究,推动技术进步。但长期以来,中国却苦于没有自己的空间站,甚至还遭到了美国的技术封锁。

  2011年,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,但却被美国宇航局拒绝,对方给出的理由却可笑至极。美国宇航局认为:“中国缺乏太空经验,无法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任何有用的贡献”!即便到现在,中国也依然受到美国的阻挠,不被允许访问国际空间站。

  讽刺的是,除了美国宇航局以外,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却表示:并不介意让中国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。很显然,美国宇航局的说辞完全是欲加之罪!更离谱的是,美国国会还通过了一项航天法案,即沃尔夫条款,明令禁止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一切航天合作。

 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,中国的航天事业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,反而是遇挫越勇,进一步加快了筹建中国空间站的步伐。

  2011年,我国掷地有声地宣布:中国空间站计划于2020~2022年间组装。

  2021年4月29日,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;2022年7月24日,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;预计今年10月,梦天实验舱也将如期发射。再加上天舟货运飞船、神舟载人飞船,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将在2022年全面展开!

  再来看中国的建设速度。根据发射计划和当前的进度来看,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时长将少于2年,而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却花了12年,联盟号空间站也花了10年。相比之下,我国的建设速度堪称是“神速”。

  为何能在2年内就建成空间站?因为中国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。

  首先,经过前期模块的发射和对接试验,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每次交会对接都做到了“零窗口发射”;其次,我国航天员的出舱行走任务有序部署,空间活动技术稳步推进;再有,空间站的燃料补加技术、通信技术以及生命保障技术也都已准备充分。强大的技术支撑就是中国速度的关键所在。

 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,坚持自主创新,自力更生,创造了航天史上的一个奇迹。我国不仅突破了美国的层层封锁,还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,对外接受其他国家的实验项目,这种胸怀足以让某些国家无地自容。

  今年,中国空间站将全面组建完成,我们共同见证!祝福伟大的祖国!

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fengshui.dadasou.com/news/27508.html